3.4 筛选论证,确定主推技术 寿县先后2次组团赴凤台县杨村乡和天长市大圹圩农场考察学习机插秧技术。由县委办公室和县政府办公室负责同志带队,县农委和县农机局负责人、技术人员,各有关乡镇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农技站站长、农机站站长、农机大户等40余人参加学习。通过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寿县实际充分调查研究,县农机局和县农委召开专家会议充分筛选论证,最后制定了寿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规范。 主推育秧技术:①营养土制备:选择肥沃、熟化的农田表层土(禁用草木灰、生粪和施过除草剂的土壤),每1 hm2大田备足1 500 kg,拌45%三元复合肥30~45 kg、壮秧剂15 kg,用5XY-40型筒式床土整理筛选机破碎备用。②苗床制作: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田块作秧板田,秧田、大田比例:杂交稻为1∶80~100,常规粳稻为1∶60~80。播前10 d做成1.3 m宽的秧板,秧板标准为“墒直、面平、土实、沟深”。③播种、铺盘:每1 hm2备秧盘300~450个,按照秧龄18~25 d倒推播种期。播前晒种1 d,用42%浸丰或25%咪鲜胺2 mL加水5~10 kg浸种5 kg,浸泡36 h。采用YM-0819-10-0112播种流水线播种,据品种特性每盘播90~110 g(湿谷120~140 g)。播后20盘叠放成码,4~6码堆成一垛,用农膜盖紧,2 d后出苗移至秧板田铺盘,盖1.5 m宽专用无纺布,8~10 d后揭布炼苗,2叶1心时用15%多效唑1.5 kg/hm2,对水600~750 kg/hm2喷雾,培育壮秧。移栽前3~4 d施送嫁肥,用尿素75 kg/hm2对水7 500 kg/hm2喷洒。据病虫发生情况选对路农药防治灰飞虱、稻蓟马、螟虫、稻瘟病、立枯病等病虫害。 3.5 强化宣传培训 (1)强化宣传。县农委制作宣传育插秧机械化过路过街横幅70条,在10个省级育秧工厂和25个市级工厂均树立固定标牌和宣传标语。 (2)广泛培训。县农委成立11个培训小组,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和能力提升培训,每年分层次开展培训5次以上。2013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县农机推广站联合举办了70期到村专题培训班,举办大型现场会3次,印发技术手册7 000本,明白纸15 000份,受训5 600余人次。 (3)媒体宣传。2013年县农委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开展了3期专题讲座,5次报道,拍发了3次6万户次手机短信,网站发布信息7次,机插秧技术的优势、好处和技术要点已家喻户晓。 (4)试验研究。由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戚士章研究员领衔,开展水稻育插秧机械化集成配套技术研究,确定7项课题分3年完成。一是筛选适合寿县应用的育插秧机械化水稻品种;二是探讨精确的播种量;三是探讨合理的栽插密度;四是研究主导超级稻品种的机插秧最佳秧龄;五是探讨机械化育插秧配方施肥技术方案;六是探讨机械化育插秧化学除草技术方案;七是探讨不同育秧基质增产效果和配套技术[4-5]。 目前,机械化育插秧被广大农民逐渐认可,随着土地流转和农村土地综合治理及水利设施建设,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是大势所趋,机械化育插秧工厂引领示范作用将带动全县水稻生产机械化,必将加快促使寿县水稻生产迈上新的台阶。 4 参考文献 [1] 徐斌.诸暨市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成功要素[J].农业机械,2009(13):56-57. [2] 叶厚专.加快推进江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发展的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10(3):196-198. [3] 王明源,周纯红.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J].上海农业科技,2011(6):41-42. [4] 唐学实.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3):142-143. [5] 严楚,李鉴方.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实践与启示[J].中国农机化,2008(4):45-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