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讨论
在20世纪末期,林一波等[16]在江苏省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了50个小麦品种的耐渍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灌水处理对小麦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不同,小麦的湿害敏感期是孕穗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在江汉平原进行盆栽试验,以筛选出耐渍小麦品种,结果表明,供试的39个品种子粒产量受渍水的影响不同,小麦子粒产量受渍水影响最大的是孕穗期和开花期。前人在池栽、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花后渍水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子粒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渍水显著降低了小麦的子粒产量[17-19]。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即灌浆中期渍水使小麦的子粒产量下降,但本研究结果同时也表明,灌浆中期渍水的减产程度没有孕穗期和开花期明显。
耐渍高产小麦是由产量三因素最大协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筛选出3个耐渍高产品种,即扬麦11、扬麦16、郑麦9023。这些品种在江汉平原的推广种植将会提高小麦的耐渍性,最终实现增产增收,提高小麦在江汉平原的经济产量。对于筛选出的这3个品种,将进一步研究小麦受渍害后应采取何种措施以保证减产幅度最小,有助于小麦受渍后的稳产。
参考文献:
[1] 邓祥宜,李继伟,阳超男,等.淹水胁迫下小麦根通气组织形成的PCD特征及活性氧作用初探[J].麦类作物学报,2009,29(5):832-838.
[2] 宋学芳,王利凯,周竹青.淹水诱导小麦根通气组织形成和皮层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5):519-524.
[3] DREW M C,HE C J, MORGAN P W. Programmed cell death and aerenchyma formation in roots[J]. Trends Plant Science,2000, 5(3):123-127.
[4] 傅前虎,李金才,雷 鸣.孕穗期根际土壤淹水对小麦氮素代谢和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5):608-610.
[5] 李金才,常 江,魏凤珍.小麦湿害生理及其与小麦生产的关系[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7,33(4):304-312.
[6] 岳宏伟,谭维娜,姜 东,等.花后干旱和渍水对小麦籽粒HMW-GS及GMP含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7,33(11):1845-1849.
[7] 谢家琦,李金才,魏凤珍.花后渍水逆境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磷钾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7):425-429.
[8] 毕 明,李福海,王秀兰,等.开花后淹水对小麦旗叶叶肉细胞衰老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2):278-282.
[9] 蒋丽娜,徐 珊,常 江,等.持续淹水对小麦养分吸收动态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7):113-117.
[10] 姜 东,谢祝捷,曹卫星,等.花后干旱和渍水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物质运转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4,30(2):175-182.
[11] TAMBUSSI E A, NOGUES S, ARAUS J L. Ear of durum wheat under water stress: Water relations and photosynthetic metabolism[J]. Planta,2005,221(3):446-458.
[12] 佟汉文,黄荣华,张宇庆,等.小麦、大麦耐渍性种质改良的研究综述[J].湖北农业科学,2007,46(6):1023-1026.
[13] 鲍晓鸣.小麦耐湿性的鉴定时期及鉴定指标[J].上海农业学报,1997,13(2):32-38.
[14] 魏凤珍,李金才,尹 钧,等.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渍水逆境对冬小麦N、P、K 素营养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6,20(3):162-165.
[15] 李金才,董 琦,余松烈.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淹水对小麦品种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1,27(4):434-441.
[16] 林一波,杨晓燕,刘芬兰.50个小麦品种耐湿性的初步鉴定[J].上海农业学报,1994,10(2):79-84.
[17] 范雪梅,姜 东,戴廷波,等.花后干旱或渍水逆境下氮素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6,30(1):71-77.
[18] 郑春芳,姜 东,戴廷波,等.花后盐与渍水逆境对小麦籽粒产量及蛋白质和淀粉积累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9,20(10):2391-2398.
[19] 范雪梅,姜 东,戴廷波,等.花后干旱和渍水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4,28(5):680-6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