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科技论文 >

风帆体型建筑表面风压的分布特征研究(2)

时间:2013-10-30 16:13 点击:
由表1和图9可以发现:1)在150风向角下,风帆建筑的陡坡边缘和内表面近陡坡边缘处于侧风位置,来流风会在锋利边缘发生显著的气动分离,从而导致这两个位置出现很大的负风压.2)在105风向角下,外表面近陡坡边缘区处

  由表1和图9可以发现:1)在150°风向角下,风帆建筑的陡坡边缘和内表面近陡坡边缘处于侧风位置,来流风会在锋利边缘发生显著的气动分离,从而导致这两个位置出现很大的负风压.2)在105°风向角下,外表面近陡坡边缘区处于侧风位置,也是由于来流风在锋利边缘发生显著的气动分离而导致该部位出现很大的负风压.

  5结论

  本文采用风洞试验方法研究某风帆体型建筑的风荷载,得到以下结论:

  1)风帆建筑容易形成"前压后吸"的风压分布,对于迎风面积大、厚度相对较小的风帆建筑的抗风设计需引起足够重视.

  2)风帆建筑脉动风压系数的分布规律与平均风压系数的分布规律基本相同,其脉动风压系数大小与平均风压系数大小成正比关系,一般而言背风区的脉动风压系数小于迎风区.

  3)风帆建筑的极值负压明显大于其极值正压,当风帆建筑的陡坡边缘和外表面近陡坡边缘处于侧迎风时,来流风会在锋利边缘发生显著的气动分离,从而使得这两块区域出现极大的负压,在工程设计时应重视这两块区域的维护结构抗风设计.

  参考文献

  [1]顾明,赵雅丽,黄强,等.低层房屋屋面平均风压的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0,28(1):82-87.

  [2]李秋胜,陈伏彬,傅继阳,等.大跨屋盖结构风荷载特性的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6(8):12-17.

  [3]聂少锋,周绪红,石宇,等.低层坡屋面房屋风荷载特性风洞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2,33(3):118-125.

  [4]沈国辉,孙炳楠,楼文娟.复杂体型大跨屋盖结构的风荷载分布[J].土木工程学报,2005,30(10):39-43.

  [5]顾明,黄鹏,杨伟,等.上海铁路南站平均风荷载的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J].建筑结构学报,2004,25(5):43-47.

  [6]李寿英,陈政清,黄磊,等.义乌游泳馆屋盖风荷载的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4(5):10-14.

  [7]DAVENPORT A G.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wind engineering[J].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2002, 90:1371-1380.

  [8]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9]卢占斌,魏庆鼎,王安武.龙脊风帆模型气动特性风洞实验[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2001,15(4):46-52.

  [10]AIJ recommendations for loads on buildings[S]. AIJ, Tokyo: Architectural Institute of Japan, 2004.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