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采取措施
为了加煤操作方便和保证加煤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具体如下:
(1)稳定配合煤水分和细度。我厂规定将配合煤水分控制在9%-11%,细度控制在78%左右。(2)测算加煤车单个螺旋的转数。根据计算的加煤量和加煤口的分布情况,计算出每个螺旋需要的转速(根据每个装煤孔的装煤量和实际计算的单个螺旋每转加煤量计算),再考虑平煤杆的平煤作用和方便岗位工操作,提出每个螺旋的建议转数(见表1)。
(3)实际确定加煤车单个螺旋的转速。考虑到实际生产中配合煤水分、细度、螺旋直径等数据的变化,每天加煤时使用的螺旋转数可能有一点变化,所以有必要在每天生产时进行一次校正。因此规定每班第1炉对螺旋的转数进行试验,确定本班加煤时螺旋的转速,试验时以1#螺旋先转5转,再按正常操作进行,直至平煤杆带出煤料为止,记录加煤转数。通过每天的试验的转数看,基本没有变化,而且与建议转数一样。
6.0m焦炉生产操作很紧张,我厂单炉操作时间为9min,节省各项操作时间是保证焦炉按计划生产的基础,加煤操作时间在保证加煤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因平煤见煤后再通知加煤车停止加煤有一个时间差,可以进行缩短,所以我厂采取根据试验的加煤转数来控制本班加煤的方法,即一个班的螺旋加煤转数不变。
(4)加煤操作程序。根据以上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加煤操作程序,具体为:第一步加煤螺旋低速10转给料(1#螺旋优先转5转,即15转);第二步加煤改高速给料,至50r时通知推焦车司平煤;第三步通知推焦车司机开始平煤;第四步加煤至65r后改低速给料;第五步加煤达到试验的转数后停止加煤(如72转等)。
4 效果及结论
(1)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加煤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满足了工艺设计的要求。(2)螺旋挤死现象基本不再发生。(3)加煤时间缩短1min左右。(4)加煤车螺旋需经常清理,确保螺旋运输量及保证4个螺旋基本一致。(5)更换螺旋后需根据相关数据再进行计算,确保能指导生产操作。(6)有条件的话,建议以后加煤车安装单斗计量装置,通过煤秤的数量进行精确确定加煤量,进一步优化操作条件,同时也可以取消煤塔秤。
参考文献
[1]于振东,蔡承祐.焦炉生产技术[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姚昭章,郑明东.炼焦学[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3]徐余伟.螺旋输送机设计参数的选择和确定[J].面粉科技,2008.
|